新闻资讯
News
党建阵地——着眼融入湾区 规划发展蓝图
0 GDAD 2020.11.24

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,也是提高一个城市和地区竞争力的关键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“9+2”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城市,惠州在国家政策的春风下,迎来交通建设的黄金期。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,建设高铁枢纽、创智节点、生态新城,惠州市组织开展了《惠州高铁北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》编制工作。经过竞争激烈的投标过程,凭借良好的行业口碑及丰富的业绩经验,我公司城规所于2018年11月顺利承接了规划编制任务。
 


此次规划编制是城规所践行我公司“走出去”发展战略的重要项目,不容有失。由于惠州高铁北站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,考虑后期建筑设计及施工方案等用时,预留给规划编制周期格外紧张,仅有1年时间完成编制报批。同时,因为规划涉及交通、市政、城市设计等不同专项研究,不同专业的工作重点、内容与深度要求不一,协调推进难度比较大。从接到任务开始,支委彭健明同志就像“陀螺”一样,想停都停不下来,作为项目负责人,他身兼数职,向当地政府部门汇报方案、组织召开协调例会、跟进对接项目情况,匆匆的身影、飞快的语速、疲劳的眼神,是留给项目组成员最深刻的印象。
 


行动是最好的示范。在彭健明的带动下,项目组其他党员都自觉加快了工作节奏。因为本项目基地现状地势低洼,与周边地势高差大,田塘交织、水网密布,形成天然的汇水区域,防洪排涝压力巨大,若排水体系规划不当,将严重威胁高铁站的安全使用,如何科学规划片区排水成为必须破解的难题。经过慎重研究,项目组提出了风门坳河改道等具体建议,但惠州市相关部门考虑到城市蓝线与防洪排涝要求,不同意风门坳河改道的方案。为了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,尽管广州到惠州的路途远、耗时长,陈嘉恒、李淑雯等党员迎难而上,坚持多次往返两地,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不断调整完善道路竖向、排水工程规划,保证河道与东江连通,最终不但提升了河道两侧用地的景观价值与沿线公共空间的品质,而且构建了顺畅运行的排水系统,确保片区防洪排涝可以经得起百年一遇的考验。
 


排水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,最令项目组成员难忘的还有关于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。惠州市希望以高铁北站交通枢纽引导片区开发,把片区建设为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的总部集聚区、海绵城市建设先导区。愿望是美好的,但现实是规划片区与惠州市中心城区相距较远,周边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未成体系,现状建设风貌差,难以吸引产业与人才进驻。为保障规划落地性,项目组以规划统筹各专项的工作内容,在注重当地客家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,深化高铁站交通枢纽的交通组织、道路竖向及市政工程规划,并力求兼顾未来产业发展与空间需求,形成特色的枢纽门户形象。项目进展到最紧张的2019年端午、国庆节日前夕,杨永雄、胡淑娟同志主动放弃休假,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连续多天通宵达旦,餐餐吃盒饭,上下眼皮“打架”厉害的时候,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,醒来继续仔细核对图纸与文本成果,协调落实专项细节,得到了业主等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好评。正是凭着这股拼劲,项目组成员顺利完成了规划的编制任务,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。
 
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,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,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”。多年来,我公司规划部门的党员干部靠着艰苦奋斗、精细规划、优质服务,把规划业务越做越大,逐步成为有较大行业影响的重要品牌。当前,“双区”建设方兴未艾,规划专业仍然大有可为,规划部门将秉承“为美好生活而设计、用设计创造价值”的核心使命与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社会提供全链条的规划、城市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,在新时代留下省院人精细擘画的美好蓝图。